火灾无情,安全为先。
残疾人朋友作为特殊群体,更需要筑牢消防安全防线。这里整理了一份《消防安全指南》,聚焦服务机构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,以及发生火灾时残疾人朋友如何自救。
一、残疾人服务机构发生火灾常见原因
1.电气线路存在安全隐患
部分残疾人服务机构因维护不到位,存在电线未穿管保护、电线老化、插座破损等问题,导致电线短路、过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2.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
部分单位配备的灭火器材维护不到位,存在数量不够、压力不足等问题;
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规范。
3.杂物占用消防通道
部分残疾人服务机构把杂物堆放在疏散通道内。堆放的可燃物品有可能被引燃,导致通道烟雾弥漫、引发明火造成更大危险。
4.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差
残疾人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,消防逃生知识缺乏,遇到火灾时心理素质差,一旦发生火灾,易形成混乱的局面。
二、发生火灾时,残疾人如何自救
一旦发生火灾,马上用水泼湿被子,代替湿毛巾捂住口鼻。也可准备一些小工具,如口哨、手电等,残疾人行动不便,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逃生。
身上着火时,不要带火奔跑,应该设法把衣服脱掉,也可以卧倒在地上打滚,身处位置接近水源的,可想办法用水淋湿衣服。残疾人服务机构一旦发生火灾事故,在拨打119报警电话的同时,机构工作人员要迅速组织残疾人进行疏散,特别对肢体残疾、卧病在床、没有自理能力的残疾人要重点进行援救,并及时清点人数。
残疾人服务机构起火疏散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分散人流,避免大量人员涌向一个出口,造成人员踩踏。通道被烟雾封阻时,员工要及时给被困残疾人传递湿毛巾、湿布条等物品,方便他们捂口、捂鼻用。残疾人服务机构应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设计专门的疏散逃生路线,制定专门的应急疏散预案。
残疾人服务机构平时要做好残疾人的日常防火教育,让残疾人了解防火逃生常识,提高安全意识。